Null pointer assignment

奔三路上

奔三路上

29 岁了,在奔三的道路上面又前进了一步。MJ 说,在奔三的道路上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即使是加州帅男安某也不能例外。这话其实很扯,人都在奔三或者已经奔完了三,但是有钱人在奔三道路上还落在我后面,却提前实现了即使我奔了三也实现不了的人生理想,不得不让人感叹万物都是刍狗。

下午天气还不错,是北京春天少有的好天气,记得两年前的生日前一天,是陪着某美帝公司来天朝考察的美女们去吃火锅。当时天地为之变色,飞沙走石夹着少许冰渣打在脸上生疼,着实让美帝见识了一下北京恶劣的自然环境。于是我为了不浪费这好天气,到许多年没有去的北海转了转。

上次去北海已经记不清楚是哪年了,但是至少是十年以前。人都是这样,越是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,像我在北京这么多年,长城还是当年不在北京的时候某次暑假回北京去的,动物园自从 16 年前回北京以后就一次都没有去过,故宫则是上次高中义务劳动进去的。总是想着,反正离的近,想去很容易,但是实际可能到最后离开,都不见得会去一次。反正,北海,在我的印象里,不过只是一个模糊的白塔轮廓,和很多的手划船。

不知道为什么,在儿时的记忆里面,白塔是像雷峰塔一样的存在,里面镇压着一个妖怪,因此小时候去北海,从来不敢去到白塔附近,总是担心那个妖怪从白塔里面出来。当然,现在即使里面有妖怪,也不用担心了。在白塔周围被圈了起来,需要近距离观看白塔的人需要再付 10 元钱,否则只能在山下望望。

北海的水上还是像当年一样有很多船,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手划船的影子,都是脚踏船或者电动船。小时候去北海或者颐和园,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划船,但是船的数量很少,因此要在船坞那里排很长时间的队,那时候大人通常都很烦,只有小孩子们会兴奋地在那里一直等。现在我也是大人了,所以我在船坞那里看了一眼,转身走了。

小时候到底有没有走到过北海的西南门,已经完全没有印象。想来应该是没有的,因为小时候也没有现在的脚力,而北海西侧基本是什么都没有,除了这条某花大道(我对植物没有研究)。两边的这种花瓣随着风像下雪一样地掉落。小时候应该是没有看过这样的景象,或者看过了也不会记忆。

回到家以后登录上了校友录,发现有人贴了几张小学的校园近况照片。

小学的操场,当年这操场是一个纯粹的黄土场,晴天十里土,雨天一地泥。我还记得小学拍毕业照那天刮风,可以看到黄色的龙卷风在操场上打转。现在有了水泥地,下雨以后应该就没法逃课间操了。操场边上的法国梧桐似乎也没了,应该在左侧篮球架子的地方右边一点有一棵的。

小学的教学楼,其实是个破的红砖楼,二十年过去,楼还是原来的楼,只是外面包装换了一个样子。校训的位置以前写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。树看起来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几棵了,那时候好像是一些柳树,上面有很多吊死鬼。铁栏杆还是以前的,当年我们以扒着这个铁栅栏外面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为荣。

另一个楼,这个楼是中学部的,当年这楼前土地不是黄土,是个煤渣的,下雨时候不会像第一张照片里面那个操场那样变成泥塘。

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,我会回到这里看一看,但是至少现在,我还看不到这个希望,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。也许更重要的事情总是会很多,于是就总也不会回去了。就如同在奔三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,但是再也没有办法回去看一看。

Menu